以前我的旅行方式就是拉行李箱去旅遊,旅熊則是背背包,然後他為了配合我,也去買了旅行箱一起去旅遊~~漸漸我感覺拉行李箱自由行其實是很大的負擔,第一困擾我的是聲音,聽到輪子滑動喀啦喀拉的聲響,彷彿在昭告世界我來了,無論在熱鬧或寂靜的城鎮裡,這種噪音常讓我覺得很尷尬,就算買了防噪輪子還是聽的到移動時發出的聲響。其次就是許多舊城路面上的石頭或磚塊,超級難拉。最後就是上下火車、人行道、樓梯之類的彎腰練臂力時間。以上問題困擾我更甚負重物行走,大行李箱在乘客多一點的火車上,也不容易找到一席之地。於是現在我出門都改成背包包去旅行了~~~


如果是跟團有遊覽車幫忙載,或有快遞行李服務而且喜歡購物血拼的話,當然背包不比旅行箱的大空間,以及保護戰利品的功能,但我們不是採買團,也不是穿搭團,用不到大空間,以到挪威的39天旅行為例,我的背包是9公斤,旅熊背了13公斤,感覺也不重。背包環扣在骨盆及胸前的帶子,讓肩膀減少負擔,我有時會背13公斤那包,因為重量幾乎都在腰上,真的很輕鬆。

打包行李的過程總要面臨許多取捨,小空間最後留下的當然是對自己最必須的。一趟旅行的開始就充滿了抉擇,包含景點、食宿、交通...等等,慢慢累積經驗,一切就會越來越順暢~~

來介紹一下我的背包-小紫,她本人其實是攀岩功能的背包,會看上她最主要是前方的拉鍊開口,很方便取物,特別是搭臥鋪火車時,臥鋪空間都很小,事先把盥洗包與睡衣、拖鞋另外分成過夜包,在火車上只需要拉開拉鍊,把過夜包抽出來,省事省空間。

**前方拉鍊開口

 

**拉開後

**過夜包另外用米色小袋裝在安靜夜車裡不想打擾其他人安寧,用布質袋比起塑膠袋較不會發出聲響。

全部衣服我會裝進大塑膠袋,塑膠袋是在台灣家樂福買的大袋,這個塑膠袋是5年前買的用到現在,底部角落會破,把他用強力膠布貼起來,再用個5年也沒問題。

衣服放進去後綁起來整包塞進背包裡,到住宿地只須要花1秒鐘整包抽出來,不用東翻西找要換穿的衣服,另外一個小撇步是把打結處面對拉鍊開口,把結打開直接拿取,到只有待一晚的住宿地,就不用整大袋再拉出來了。

**衣服裝一包


**整包衣服塞進去


**打結處面對外側拉鍊


和登山背包一樣,小紫有中下兩層和上端的口袋,我中層塞衣服和盥洗用品(除了牙膏、牙刷、洗面乳、耳塞外,小指甲剪很重要),旅熊的背包大一點,中層除了衣服外還有ipad,和他的單眼相機與兩顆鏡頭與所有的充電器。小紫下層放厚外套和雜物,雜物如小瓶洗髮精、沐浴乳和洗衣精這種可能會爆漿的瓶瓶罐罐,用密封袋裝。其他如備用面紙、濕紙巾、牙線,以及打發時間用的撲克牌、UNO等遊戲類,用普通夾鏈袋分類好,全部放在下層。旅行時間長的,有機會用到自助洗衣,但貼身衣物我絕不會丟進公共洗衣機,所以折疊用曬衣架和曬衣夾與繩子都是長時間旅行必備物品,另外針線包順便帶一下,以備不時之需。旅熊背包的下層則放了他的厚外套,和2雙登山鞋和2雙拖鞋(相機、ipad和鞋子們就是那多我4公斤的重量)。還有個人藥品、ok繃也要記得準備。

**怕爆漿瓶瓶罐罐密封袋


**備用面紙、濕紙巾、棉花棒與撲克牌等用夾鏈袋分類


**藥物包


**摺疊曬衣架、曬衣夾、針線包(繩子沒拍到)

 

**旅行時買的紀念地圖或在家事先列印好的車票、文件等,背包裡也有個內層可以妥善放入,不會折到。



**旅熊的背包比較大,沒有外層拉鍊。


**放在旅熊背包的所有充電器

 


我們家裡有很多大小不一,完全防水不透氣,有扣環的專業戶外活動收納袋,但是比起家樂福大袋和夾鏈袋們重上許多,所以只帶了一個裝單眼相機,後來發現不要把空氣擠出來,拿來裝吃剩的洋芋片,可以避免洋芋片被壓碎,最後這個袋子就變成零食袋啦~~

**完全防水不透氣的收納袋


**袋口折起扣上扣環,遇上淹水也可當救生浮球用(我們只是旅行不是去冒險,這個功能用不到喇!)。


推薦一樣旅行好物,防風外套~~

我們大部分都是夏天旅行,冬天要帶的東西更多,但是這次5周在挪威有一半的時間都待在北極圈裡還滿冷的,尤其風大時防風外套不可少,但我們不想帶笨重大外套,只要這件騎自行車在穿的防風外套,超級輕便,收進袋子裡大約手掌大小,重量只有75公克左右,防風功能超強(注意只有防風、透氣功能,無保暖功效)。

**像是一層薄薄柔軟的塑膠外套


**收進小袋子,連袋子重量約75公克左右


以上大概就醬,另外一個重點是要準備小背包,裡面放護照、錢包,隨身物品,方便到飯店、寄物櫃,可以馬上卸下重擔,輕裝四處去。

我們稱不上省吃儉用的背包客,旅行仍舊吃好住好,背背包搭郵輪,只是把行李箱換成背包而已~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旅行收納 背包客 旅行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ili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